新冠二阳有哪些症状 怎么预防新冠二阳

抓住夏天2023-05-27  31

导读:新冠病毒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比较大,虽然已经经历了第一波的感染高峰,但是病毒并没有完全结束,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很多人都已经二次感染了,也就是二阳,预计今年6月底可能会出现感染高峰期。2023年6月是二阳的高峰期吗2023年5月22日,在大湾区科…

新冠病毒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比较大,虽然已经经历了第一波的感染高峰,但是病毒并没有完全结束,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很多人都已经二次感染了,也就是二阳,预计今年6月底可能会出现感染高峰期。

2023年6月是二阳的高峰期吗

2023年5月22日,在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发生在6月底,5月底波峰约4000万/周,6月底波峰约6500万/周。不过他还提醒到,这是基于模型计算预测的,也“可能不准”。

据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如果本身免疫力较弱,那么可能距离前一次感染不到6个月,就会有“二阳”的风险。

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尽可能避免感染。

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新冠二阳有哪些症状

1、干咳症状明显

这时候就是人们的嗓子会非常的不舒服,主要是干痒忍不住的想要咳嗽;相比于第一次感染,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不会有很严重的“浓痰”了,一般是无止尽的干咳,嗓子发痒和有异物的感觉会比较明显。

2、持续不断的发烧

二次感染新冠也会有持续不断的发烧,这时候的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身体发热和乏力。

但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发烧都是新冠感染,咱们在测量完体温后,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别的症状,再作出判断是否为二次感染新冠。

3、全身肌肉酸痛

除了最明显的发烧之外,就是全身肌肉酸痛,其实普通的发热只是部分肌肉酸痛。

但是二次感染是不仅是部分的全身酸痛,还会出现腰部、膝盖、等部位的疼痛,就像大家之前的比喻“全身像是被剁碎”了一样的疼。

4、出现胸闷气短、疼痛

因为新冠主要是对肺部的感染,但是二次感染并不会像第一次一样出现明显的呼吸苦难,但是还是会有些不舒服。

如果没有剧烈的胸部不适,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大家就不用太担心,如果感觉自身情况较为严重,请马上就医。

5、身体乏力,精神状态差。

新冠病毒对人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经过第一次的感染后,身体的机能就会有所下降。

二次感染也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敢,情绪可能也会十分的低落,影响平常的生活。

6、头疼和头晕。

二次感染过的患者,表示症状最多的就是头疼和头晕,这个症状主要发生在早晚两个时间段。

怎么预防新冠二阳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至少消毒2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摘口罩前先做手卫生,摘掉口罩后严格六步法洗手。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外穿衣挂在入门处,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CDC及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更多“新冠二阳有哪些症状 怎么预防新冠二阳”的相关资讯请关注酷奇网,我们讲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以上就是关于“新冠二阳有哪些症状 怎么预防新冠二阳”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2357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