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健胃消食效果快

besoo2020-02-20  156

导读: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中药名。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等功效。鸡内金简介:药材名:鸡内金拼音:Jī Nèi Jīn别名: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来源:本品为雉…

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中药名。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等功效。

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健胃消食效果快

鸡内金简介:

药材名:鸡内金

拼音:Jī Nèi Jīn

别名:鸡黄皮、鸡食皮、鸡嗉子

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化学成分:含胃激素、角蛋白等。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贮藏:置干燥处,防虫蛀。

禁忌:脾虚无积者慎服。

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健胃消食效果快

鸡内金的功效

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症化石。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症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鸡内金的作用

1、对人体胃功能的影响

健康人口服炙鸡内金粉未5g,经45-60分钟,胃液分泌量比对照值增高30-37%,2小时内恢复正常。胃液酸度也明显增高。游离酸或总酸度在服药1小时后一般开始上升,于1-2小时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3小时后恢复正常。

2、加速放射性锶的排泄

鸡内金水煎剂对加速排除放射性锶有一定的作用。其酸提取物效果较煎剂为好,尿中排出的锶比对照高2-3倍,并认为鸡内金中的氯化铵为促进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的影响

鸡内金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清炒品、砂烫品、醋制品、烘制品灌胃0.2m1/10g对小鼠肠胃推进功能情况并与生理盐水比较。结果提示鸡内金的消食作用并不是药物在胃内的局部作用或直接刺激肠胃运动引起的,可能是药物消化后进入血液刺激胃腺分泌增加而起到间接助消化作用。

4、抗癌作用

体外试验;鸡内金有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口服本品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胃运动加强,排空率加快,催泌作用甚至强于肉粉,作用途经似是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内,通过体液因素而兴奋胃壁的神经肌肉装置。

中药鸡内金功效 鸡内金健胃消食效果快

鸡内金的用法;l

内服:3~9g。--《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焙干研末调敷或生贴。--《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生贴。--《中华本草》

鸡内金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反胃,食即吐出,上气

鸡肶胵烧灰,酒服。--《千金方》

2、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

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3、治噤口痢疾

鸡内金焙研,乳汁服之。--《纲目》

4、治小儿疳病

鸡肫皮廿个(勿落水,瓦焙干,研末),车前子四两(炒,研末)。二物和匀,以米糖溶化,拌入与食。忌油腻、面食、煎炒。--《寿世新编》

5、治痟肾,小便滑数白浊,令人羸瘦

鸡肶胵一两(微炙),黄耆半两,五味子半两。上药,粗捣,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

6、治虚劳,上焦烦热,小便滑数,不可禁止

鸡肶胵黄皮二两(微炙),菟丝子二两(酒浸三宿,曝干,捣为末),鹿茸一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半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沮清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

鸡肫内黄皮五钱。阴干,烧存性。作一服,白汤下。--《医林集要》

8、治遗精

鸡内金六钱,炒焦研末,分六包,早晚各服一包,以热黄酒半盅冲服。--《吉林中草药》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2632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