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侢見青春2023-07-25  157

导读:作者:汪 荣  近日,电视剧《追光的日子》正在央视一套和优酷平台热播。该剧由韩天和苏浩旗合作执导,郭京飞、任敏、王源领衔主演,播出后在豆瓣开分即为8.4分,可谓是暑期电视剧的口碑之作。作为一部以高考为主题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的播出档期正…

  作者:汪 荣

  近日,电视剧《追光的日子》正在央视一套和优酷平台热播。该剧由韩天和苏浩旗合作执导,郭京飞、任敏、王源领衔主演,播出后在豆瓣开分即为8.4分,可谓是暑期电视剧的口碑之作。作为一部以高考为主题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的播出档期正好在高考之后,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追光的日子》主要讲述的是“放荡不羁”的老师郝楠和一群性格迥异的“放牛班”学生相遇并且追求梦想的故事。在剧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努力寻觅心底的光明,努力活出更好的自己,同时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照亮了彼此,可谓是“悬挂高帆浩荡行”。

《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追光的日子》海报。

《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少年派》海报。

《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大考》海报。

《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小欢喜》海报。

《追光的日子》:寻觅光明,讲述全新高考故事

  《追光的日子》女主角任真。

  高考故事的全新讲述

  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对于国人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分岔路口,也决定了个体后续的命运,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题材带有天然的故事性,因此也成为电视剧创作的热门题材。仅在近些年的电视屏幕上,就有《少年派》《小欢喜》《大考》等电视剧上演。这些电视剧都以高考作为故事的核心事件,但切入角度各不相同:有的侧重讲家庭教育,有的掺杂了友情和爱情元素;有的只叙述高三这一年的故事,有的则从高一入学开始讲起。

  而《追光的日子》,和这些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很不一样,前述的电视剧主要以学生作为叙事重点,主要讲述年轻学生遭遇的学习与生活的困境。这样的叙事视角往往只能讲述校园生活的一个面向,而关于教师的那个面向却缺失了。

  《追光的日子》补足了这个缺憾。该剧采用双线叙事的结构,将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同时进行讲述,主要围绕在三年后重回教师岗位的郝楠与高考落榜后开始复读的任真进行展开。他们两人的双线叙事,给该剧带来了双重视角,从而以更加鲜活和立体的角度透视了当代高中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

  校园师生的群像建构

  《追光的日子》的故事带有很强的叙事张力。该剧的一开场就采用了高潮提前的叙事策略:任真高考落榜后很失意,她来到天台上吹风散心,却被郝楠误以为她要跳楼自杀,于是郝楠鼓励任真重新振作。巧合的是,在入学青云中学高三14班后,任真惊讶地发现当初在天台上遇见的郝楠,居然是她的班主任。

  人物的魅力来自反差感。郝楠早先是一名在教学比赛中获过奖的优秀数学教师,但在故事的开头,他却混迹街头。辞职之后的三年,他是台球厅的老板,也是小混混们的“社会大哥”。在台球厅被砸了后,他鼓起勇气重新回到讲台,在青云中学高三担任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社会大哥”和教师两种不同身份的切换,使得故事充满了张力,起到了欲扬先抑的戏剧效果。而三年前触发他辞职不当老师的原因也成为剧中一个巨大的悬念。当然,这种创伤记忆的铺设也为郝楠形象的塑造增加了心理的深度,提高了他形象的可信度。

  郝楠是一个非典型老师,他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训学生,而是放低姿态,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真诚相待。郝楠谐音“好难”,在教导“放牛班”的过程中,他也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演员郭京飞的表演张弛有度,特别有表现力,为这个角色赋予了有趣的灵魂。

  任真的形象带有青春期少女特有的独立与叛逆的意味。由于父亲的不靠谱,她是由母亲抚养长大的孩子,她要报考医学院也是因为母亲的病,这体现了她对家人的爱。当然,这样的原生家庭也使得她的个性格外倔强。她一方面很能忍耐,另一方面自尊心又特别强。她在高考中受到了挫折,但很有韧性,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起来。任真这个角色的紧绷感与郝楠的喜剧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彼此的交锋给故事带来了张力和节奏。

  除了郝楠和任真之外,该剧还塑造了一系列高三学生的形象,例如因哥哥去世而休学一年的高远、调皮捣蛋的“坏学生”王放、留守少年贾坤、爱穿衣打扮的夏凡、独自照顾姥姥的赵晓晓……青云中学高三14班的少男少女们各有各的“怪”,也各有各的“可爱”。他们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他们共同构成了高三的青春群像,这无疑是该剧最成功的地方。

  真实生活的共情表达

  和当下很多表现青春文化的电视剧不同,《追光的日子》并没有故意用“滤镜”去美化高中生活,也没有教育主题电视剧中常有的古板说教,而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高中校园里真实的日常生活。贴近现实生活,正是该剧最能够让观众产生共情的地方。

  在该剧中,高中校园的生活是真实、立体并且充满细节的。在剧中,既有紧张压抑的高考氛围,又有青春期的荷尔蒙与暧昧;既有原生家庭的问题和矛盾,又有老师的关爱和包容;既有同学之间的嫉妒和愤懑,又有朋友的鼓励和守护。《追光的日子》还原了高中校园本来的样子,将这个看似封闭的“小社会”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高考是该剧聚焦的核心。高考是人生的“大考”,给高三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例如,剧中任真一上考场就紧张,甚至眼前出现幻觉,试卷上的题目都变得模糊起来,而她的答题状态更是焦躁不已。该剧用巧妙的视听语言和表现主义的手法呈现了任真的精神状态,这无疑会让每一个经历过考试的观众心有戚戚焉。

  当然,除了表现真实的高中校园,该剧更想展示的是高三岁月里追求理想的“燃”,这也是该剧取名《追光的日子》的原因。教育与启蒙有着密切关联,启蒙是祛除蒙昧、开启心智、点亮心灵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不仅有知识的教育,还有情感的教育。高三,是一段为梦想拼搏的岁月,这些因高考而相聚的老师和学生,努力从自己的心底寻找光明,在高三的日子里照亮自己,也照亮了他人。(汪荣)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网娱乐频道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27385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