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认亲是什么意思 结婚前认亲的规矩

桀骜如初2023-09-06  33

导读:我们都知道结婚并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结婚之后都会涉及到双方家庭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会很难平衡。为了更好的使两个家庭融合的更好,按照结婚习俗都会有一个认亲的环节。根据婚礼当天认亲顺序,男方是要先到女方家里面认亲之后,在进行后面的…

我们都知道结婚并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结婚之后都会涉及到双方家庭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会很难平衡。为了更好的使两个家庭融合的更好,按照结婚习俗都会有一个认亲的环节。根据婚礼当天认亲顺序,男方是要先到女方家里面认亲之后,在进行后面的婚礼环节的,那么上门人亲和提亲是一回事吗?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上门认亲是什么意思    

认亲的意思是结婚前男女双方的家属初次访问,认他人作为亲戚,需要去对方家,见见对方家中的亲戚,去时需要携带一些礼品。提亲的意思是男方携同父母以及媒人,带着水果、提亲礼品等物件前往女方家中,和女方父母见面,并提出要迎娶他们女儿的心愿。

认亲,也称为“认门”。一般指的是认亲戚,就是跟与自己家有亲近关系的人,按照辈分认一认那些不熟悉的亲戚;另一种就是结婚之前需要干的一件事,男女双方的家长首次见面就称为“认亲”,这时男方到女方家中是需要带上礼物的,不同地方所带的礼品有所不同,不过在数量上以双数最佳。

二、结婚前认亲的规矩

(一)男方必知提亲时的规矩

(1)注意服装仪容:服装一定要得体合宜,仪容要干净整齐。

(2)切勿空手:到女方家去提亲,别忘了带点小礼物。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长辈的尊重,虽然他们嘴巴会说不用客气,可是心里会很高兴的。

(3)笑容满面:脸上千万不可愁眉苦脸的,要展现出你的诚意与笑容。这样分数会加分不少。

(4)表示尊重:对女方所提之要求或意见,尽可能都表示尊重,依照他们的规定来办理,否则一旦意见不合,当场气氛过僵可就不好啦。

(5)准时赴约:千万不可以迟到,若真因为塞车或其它不可抗力之因素,一定要赶紧电话通知会稍微晚一点时间抵达。

(6)午时离开:男方须在午时(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称为午时)离开,请男方在10点左右到女方家,中午前须离开。

(二)女方必知提亲时的规矩

(1)不说你好:男方刚来时,女方不能说你好。

(2)亲自迎接:女方至门口亲自迎接男方来宾,以示敬重。并接待入座。

(3)不脱鞋子:不能要对方脱掉鞋子,请男方直接进来。

(4)服装仪容:要打扮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给人留下好印象。

5)环境整洁:家里环境要事先打扫,收拾的干干净净。

(6)招待点心:水果、果汁、甜茶(嘴巴甜说话好听,婚事顺利)、水,不要准备茶(找碴)、汽水(找气受)。

(7)态度和善:以后要嫁到男方家去了,千万不要过于刁难男方,双方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8)不可道别:男方要离开时不能出去送,不可道别说再见或再来坐(意思是会提二次亲),点头笑笑离开就好。

三、上门提亲的讲究

相比订婚和结婚仪式,提亲这个环节会简单得多,但也有不少的讲究。

首先,双方要事先约定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以尊重女方意见为主,最好是在女方家中。

其次,男方事先要备好礼物,烟酒糖茶是必不可少的,若是异地的话,也可带上特产。

最后,提亲当天可能会敲定聘礼、结婚日期以及婚礼仪式的具体要求等,需得双方协商一致。当然了,这些都要根据当地风俗和个人承受能力决定。

提亲是很重要的一个流程,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当天的打扮装束都是需要注意的,不一定要多么隆重,但是要打扮整齐、干净,为了表示郑重,换一身新衣服也是可以的,毕竟提亲是表示自己的诚意,所以这是很重要的。礼貌是最重要的,记住不可以迟到,如果因为意外情况不得不迟到的话,应该提前知会女方并致歉,去到女方家里之后,不管是话语上还是行为上都要客气、礼貌,在合理范围内尊重对方的习惯。

其实上门认亲和我们常说的家长见面是差不多的,但是认亲主要是指双方家长的第一次见面正式的互相认识对方,那么提亲呢,既可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也可以后续和亲家商量好时间之后再决定,所以说认亲和提亲还是有区别的,希望大家不要混淆了这两个结婚习俗哦。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28901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