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靠什么包揽票房前十

窝心故事2023-11-15  39

导读:晁星  本周,中国电影市场再传捷报——2023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这是疫情以来全国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  除了数据喜人,两个趋向也引人关注。一方面,好莱坞大片热度降低。今年在国内上映的一系列传统霸榜大片,均未能掀起太大水花。另一…

  晁星

  本周,中国电影市场再传捷报——2023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这是疫情以来全国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

  除了数据喜人,两个趋向也引人关注。一方面,好莱坞大片热度降低。今年在国内上映的一系列传统霸榜大片,均未能掀起太大水花。另一方面,国产电影“叫座”又“叫好”。国产片票房417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3.4%,是进口影片的近5倍。此外,国产片还包揽了今年国内票房前十,题材丰富、诚意满满、各有卖点,引得不少影迷“二刷”“三刷”。

  有人说,中国电影市场已正式进入国产片扛大旗的时代。这些年,好莱坞大片陷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吸引力确实在下降。而从产业角度看,今天的“好莱坞大片”是更趋向工业化的大众文化产品,其特点就在于批量生产、商业至上。票房魁首之所以换人,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腰杆“硬”了。

  其一,找准了滋养自身发展的富矿。《封神第一部》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用十年匠心,呈现“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长安三万里》以唐诗为媒介,用浪漫主义笔触展现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它们的成功充分说明,对影视行业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故纸堆里的回忆,而是取之不竭的宝库。深入挖掘、敢于创新,善用经典故事、钻研传统技艺,那一服一器、一餐一饮、一诗一画,就能激起国人相通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进而显现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其二,以现实主义视角展现时代万千气象。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给电影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题材,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高涨,也让新主流电影有了更坚实的民意基础。《热烈》《奇迹·笨小孩》《八角笼中》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作品,通过对个体情感的书写,描摹出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不少观众感叹,“今天的主旋律有点不一样”。带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体察,以精诚态度创作具有贴近性的故事,何愁不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振?

  其三,工业化水平的进步为中国电影制作构筑了坚实保障。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诸多新技术支撑下,“大片感”已不再是好莱坞独有。《流浪地球2》采用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技术,推动影片道具生产更有效率、制作更加精细;《刺杀小说家》在文学原作基础上完善故事线,增加了富有想象力和技术含量的视觉特效,将“小说家笔下的虚构世界”和现实生活场景相交融……随着我国电影工业化突破零敲碎打的初级阶段,规模化、体系化的新阶段无疑值得期待。

  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出电影《定军山》,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青春之歌》《冰山上的来客》,再到如今热度爆表的国内电影市场……扎根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与现实,用心用情讲好每一个鲜活的故事,中国电影一定能给我们更多惊喜。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网娱乐频道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31269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