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besoo2020-02-26  285

导读:贴秋膘是什么意思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那层皮下脂肪,贴秋膘就是到了立秋吃肉来长肉。贴秋膘是一种习俗,时间一般发生在立秋这天。因为夏天十分炎热,大家的胃口都不好,人都会变瘦,身体有些虚。一夏无病三分虚,而秋天就是最好的进补时期。所以,到了立夏…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膘指的是皮肤和肌肉之间那层皮下脂肪,贴秋膘就是到了立秋吃肉来长肉。

贴秋膘是一种习俗,时间一般发生在立秋这天。因为夏天十分炎热,大家的胃口都不好,人都会变瘦,身体有些虚。一夏无病三分虚,而秋天就是最好的进补时期。所以,到了立夏这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通过吃炖肉等荤食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此举就称之“贴秋膘”。在北方,一直有“贴秋膘”的传统。

tips:人们常说的“膘肥体壮”,是肌肉充实、活力十足的状态,而不是大腹便便的那种虚胖哦。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贴秋膘的来历

贴秋膘的说法来自当时生活水平较低的时代。那时讲究贴秋膘一是因为平时本身就吃得不好,而加上夏天人食欲不振,脂肪消耗大,立秋之后暑热消退,食欲恢复,就要多吃一些。二来秋天是丰收季节,食物供应丰富,可以多多享用。三是由于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为了应对冬季寒冷,应多储备脂肪,保暖御寒。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现代人要不要贴秋膘

如果按照传统贴秋膘的方式,吃各种动物性食品和面食如鱼肉、鸡蛋、虾、蟹、饺子、炸丸子等,的确是贴秋膘的上好选择,但现代人平时吃得不少,肥胖比例高,脂肪其实不必再增加了。

如今立秋还是润燥为主,慎贴秋膘。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尤其是讲究以瘦为美得女性,更是慎贴秋膘。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怎么贴秋膘比较健康

想要健康贴秋膘,就应按照身体的需求来补充营养。进入秋季,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以改善食欲、调节脾胃、均衡营养、增强体质。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如芥蓝、菠菜、绿菜花(西蓝花)、胡萝卜、南瓜等。

2、富含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奶类。

4、发酵食品,如发酵面食品、豆豉、酱豆腐、酸奶等。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立秋贴秋膘的注意事项

1、贴秋膘过头会导致酸碱失衡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应呈弱碱性,一般情况下,人体可自动调节并平衡体内的酸碱关系。但是,如果大鱼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发生酸性偏移,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等。

2、超重肥胖者慎贴膘

肥胖本身就是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贴秋膘。对于体重偏低的,可以适当贴膘。

3、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易得肠胃疾病

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易引起肠胃不适,因此有“暑湿困脾”之说。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再加上油腻食物本就不好消化,易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胃胀等症状。

另外,秋天也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频繁吃肥甘厚味之物会让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这时最该做的是给肠胃一个调整适应期,尽量少吃高油高脂食物。

4、三高患者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短时间集中吃高油高脂、肥甘厚味的食物更危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饮食还应坚持以清淡为主,尽量别吃辛辣、高盐食物,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水分。

5、痛风患者更不能盲目“贴秋膘”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造成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导致的疾病。“贴秋膘”时难免会摄入不少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较多的食物,加之活动少、肥胖等因素,就容易引发痛风。秋季痛风发病率本就很高,痛风患者更不能盲目“贴秋膘”。

贴秋膘是什么意思 现代人立秋要不要贴秋膘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5208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