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巷》:致乌镇 敬人生

几丝酸楚2023-11-14  27

导读:▌阿之  乌镇戏剧节十年,各种戏剧形态百花齐放,唯独环境戏剧是稀缺品。可乌镇怎么能没有自己的环境戏剧呢?毕竟拿“环境”说事,乌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木心美术馆到安渡坊码头,从水上集市到露天电影院,都大有可为。今年趁着十周年的契机,赖声川作为…

  ▌阿之

  乌镇戏剧节十年,各种戏剧形态百花齐放,唯独环境戏剧是稀缺品。可乌镇怎么能没有自己的环境戏剧呢?毕竟拿“环境”说事,乌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木心美术馆到安渡坊码头,从水上集市到露天电影院,都大有可为。今年趁着十周年的契机,赖声川作为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编剧并导演了环境戏剧《长巷》,地点选在沈家戏园门口的洪昌弄。洪昌弄长81.5米,宽1.5米,只能并排走两个人,由于空间太过狭窄的缘故,主打户外演出的“古镇嘉年华”甚至十年来没人利用过这个空间。

  但这倒也不是赖声川第一次在乌镇搞环境戏剧,早在2014年的第二届乌镇戏剧节期间,他就在白莲古屋弄了个叫《梦游》的作品,尽管有黄磊、陈明昊和魏春荣联袂主演,但是事先并未进行售票和宣传,只是如果有游客碰巧逛到白莲古屋,就能邂逅这个作品。比起更像行为艺术的《梦游》,《长巷》的操作更遵循戏剧市场的商业规律,毕竟有赖声川、乌镇戏剧节、环境戏剧的三重标签加持,甫一开票便迅速售罄,连《长巷》相关的周边活动如小镇对话和戏剧工作坊也一票难求,戏剧节期间媒体对赖声川的采访,无一例外都绕不开这部戏。

  《长巷》由吴彼和丁一滕分别饰演老年和青年导游,两位导游分别于洪昌弄的两端的西栅大街和花海各接待一批“游客”(即观众),一边讲述洪昌弄的历史,一边夹杂着导游的私人回忆。两拨人于沈家戏园门口会合,观众这才发现,两位导游其实是同一人的老年和青年分身。随后观众一同进入沈家戏园入座,看戏里的其他角色如占卜师、乐手、老妇与少女对幸福、对时间、对人生的探讨与辩论。

  剧中吴彼扮演的老年导游是六十九岁,而《长巷》于乌镇戏剧节进行世界首演当日,正是赖声川六十九岁生日,这层自传色彩为剧中留白的部分补上注脚。倘若了解赖声川近年来巡演过的那些原创作品如《幺幺洞捌》《如梦之梦》《曾经如是》等剧,不难发现,比起这些鸿篇巨制,《长巷》虽规模较小,但探讨的主题却和这些剧一脉相承,风格也依旧带有赖声川个人强烈的作者印记——对回忆的眷恋,对返璞归真的向往,还有对现代文明闪烁其词的讨伐,也借着剧中角色的台词说出:“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才会想去这些地方,打这些卡,拍这些自拍,扫这些二维码证明自己存在,但存在不等于知道自己是谁。”

  但比起《曾经如是》简单粗暴地把自然和工业做出二元对立,《长巷》倒是把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夫发挥得淋漓尽致,仅借着两位导游的介绍,就把洪昌弄百年历史压缩于方寸空间内。沈家戏园是乌镇最小的剧场,只能容纳一百名观众,舞台放上一桌二椅后,也无法让主创施展过多的才华,毕竟空间逼仄,花哨的调度和炫技的多媒体在这里都无用武之地。曾经和朋友戏称,沈家戏园适合制造幻觉,朋友毫不留情地拆穿我:“是因为打不了灯光,太黑了的缘故吗?”但《长巷》的怀旧情结,却恰巧与沈家戏园的破旧古朴相得益彰,且充满宿命色彩的文本,正好适合“制造幻觉”,这种充满幻觉的氛围,一直弥漫至演出结束——在赖声川的设计里,观众散场,离开沈家戏园,走出洪昌弄,消失在人群中,也是演出的一部分。整场演出便是人生的隐喻,剧中人所说“人生的主角不是我们,人生就是人生”,则在戏散场后,伴随着观众回到他们各自的生活中,继续演着人生这场大戏。

本文来源:光明网文娱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31235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