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之艺”的传奇 创新与卓越——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奇

躲不开的心疼2024-04-14  18

导读:积家深信,在人类孜孜探求的任何领域取得成就都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精准是积家的核心价值,积家对精妙之艺的追求始于两个世纪前,并将不断传承延续。 积家创始人安东尼•勒考特(AntoineLeCoultre)执着于追求精准,并由此投身制表业。…

积家深信,在人类孜孜探求的任何领域取得成就都需要时间、耐心和努力。精准是积家的核心价值,积家对精妙之艺的追求始于两个世纪前,并将不断传承延续。

 

积家创始人安东尼•勒考特(Antoine LeCoultre)执着于追求精准,并由此投身制表业。早在开设自己的首个制表工坊前,他在父亲的铁匠铺工作期间,就已经发明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将钢材切割为齿轮的机器。一代代制表师、工程师、设计师和工匠追随创始人的脚步,在制表流程的每一领域和每个步骤——从构思和设计,到将原材料加工成可用零件,乃至组装、润饰和装饰工序所运用的高超手工技艺,皆力求精准。2024年,积家以四大篇章讲述大工坊追求精准的传奇历程。

 

在制表业,制造流程精确无误是一切的关键,安东尼•勒考特对此深有体会,他的早期发明便在制表业掀起变革。

 

1830年,即在创立自己的制表工坊三年前,他发明了一台采用钢材切割小齿轮的工具,并获得专利。制表师不再以手工对齿轮逐一塑形,而是借助机械工具,按照预设规格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制作出多个一模一样的齿轮。

 

十四年后的1844年,安东尼•勒考特发明微米测量仪。作为第一台准确测量微米的仪器,它不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零部件,还有助于将其进一步微型化。微米测量仪是安东尼•勒考特对机械微型化的创造性回应,而高精度测量又反过来进一步推进微型化。当时问世的微米测量仪数量十分稀少,大工坊对此技术秘而不宣,在五十余年的时间一直作为精度标准。

 

延续其对精准的不懈追求,安东尼•勒考特在生产流程中不断应用新工具,例如,于1850年启用齿轮矫正器,于1860年引入铣削切割工具,进一步提升了大工坊生产高精度腕表零部件的能力。

 

得益于精确至微米级的测量精度,积家创制出多款非凡时计,其中包括市面上最纤薄的机芯。厚度仅1.38毫米的145型机芯于1907年问世,搭载于因薄如刀锋而被昵称为“Couteau”(法文意为“刀”)的怀表中。

 

为确保安东尼•勒考特对制表精度的贡献得以传承,积家大工坊从1926年起悉心保存各种模具。如今,积家备有超过1900种冲压件,可用于生产或维护大工坊自制机芯。

 

安东尼•勒考特毕生不断研发精确校准的新型冲压机和切割机,以及车削工件的机械车床。通过实现批量制造完全相同的部件,他对精准的追求为现代制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51年,他在伦敦世界博览会获颁一枚金牌,证明了他的卓越成就。

 

整个二十世纪期间,技术蓬勃发展,并持续至二十一世纪,积家在制表流程中充分利用现代高精辅助手段。大工坊很早就采用CNC(计算机辅助数控切割)技术,于1982年购入首台CNC机床,并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CAD)。近年来,电火花侵蚀、激光切割和3D建模等技术将制造流程的核心阶段变成一门精确的科学。然而,这些技术仅发挥辅助作用,无法替代最初设计、原型制作和组装的各个阶段及腕表机芯润饰和装饰过程中的人工精准手法——正是这一环节,为高级制表作品注入“灵魂”,亦是高级制表的与众不同之处。

 

天文计时是精准走时的代名词;精密计时器是经过严苛测试流程而获认证的高精准度机械机芯。十九世纪中叶,光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天文台的创建,使精确测量行星运动成为可能,并由此定义我们所熟知的时间,天文台认证应运而生。

 

秉承创始人对精准度的追求,积家大工坊在190年的发展历程中研制了多款天文台认证机芯。为达到必要的精准度,每枚天文台认证时计都是深入研究腕表可能承受的考验之后诞生的产物。考验包括佩戴腕表时持续但不规则的动作、磕碰和撞击、温度变化及磁场影响。制造精密计时机械装置需要高超的技术工艺:小齿轮必须精确成形,齿轮必须严丝合缝地啮合;工作表面必须细致抛光以减少摩擦,金属必须能抵抗温差影响。

 

在追求精准性能与耐用特性的过程中,机械制表面临从磕碰和撞击、磁力影响,到动力和地心引力等重重挑战。

 

挑战 1:磕碰和撞击

振频较高的机芯,其防震性能更佳。为满足对更灵活耐用的机芯之需求,积家大工坊于1970年推出了916型机芯,其振频高达每小时28,800次(4赫兹)。积家也由此突破了当时传统时计的3赫兹或2.5赫兹振频,为制表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积家不懈追求精准,为Master Compressor Extreme Lab极限运动大师系列腕表开发出集精准性与稳定性于一体的781型机芯。这款机芯汇聚多项创新,其中摆轮游丝配备特殊的保护装置,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如时计承受撞击时)限制游丝的运动。

 

挑战 2:磁力影响

磁场会令某些组件磁化,妨碍机械腕表的精准性能,导致其运行过慢或过快。积家大工坊于创立初期就开始探索能够提升摆轮游丝性能的不同材质,早在十九世纪末就率先在搭载于计时怀表内的LeCoultre Calibre 18RV型机芯中使用钯金摆轮游丝。这项创新成果也为积家赢得了天文台认证。为进一步消除磁力影响,1958年问世的Geophysic地球物理天文台腕表不仅坚固耐用,具有出色的防水性能,并且走时精准,更配备具有防磁保护功能的软铁内表壳。这款天文台认证精密时计,也是首批具备上述功能的腕表之一。

 

挑战 3:动力

机械腕表通过上链弹簧为机芯提供动力。动力储存降低会对走时精准产生影响,逐渐松开的主发条会降低平衡摆轮振幅,由此导致运行不稳定,计时出现偏差。具备较长动力储存的腕表可延缓“低动力”情况出现,确保机芯运行更规律有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精准计时。十九世纪时,积家大工坊的制表师们解决了增添复杂功能对计时精准提出的挑战。他们于1881年推出了19/20RMSMI型三问报时机芯,这款机芯的两个发条盒皆为同时确保计时和复杂功能运行的单一齿轮系提供动力。这项创新为二十一世纪开创革命性Duometre双翼概念奠定了基础。为优化能效,于2004年问世的Master Eight Days Perpetual大师系列八日动力储存万年历腕表,将万年历功能与八日动力储存相结合,卓越性能与优雅设计相得益彰。

 

挑战 4:地心引力

当机械腕表处于不同位置时,地心引力会对其平衡摆轮和擒纵机制产生影响,导致计时出现偏差,从而有损机械腕表精准性能。为抵消地心引力对腕表精准走时的不良影响,部分腕表配备陀飞轮装置,陀飞轮装置能够令上述组件持续旋转,由此抵消地心引力造成的计时误差。积家于1946年推出了享负盛名的170型机芯,这款机芯曾多次参加天文计时竞赛,并屡获殊荣。在安东尼•勒考特创新精神的驱动下,积家大工坊于2004年推出多轴陀飞轮装置,进一步超越制表界限。

 

早在十九世纪,积家大工坊就开始制造天文台认证怀表,这比人们想象中的CNC机床和激光切割等现代精密辅助工具还要早100年。其中部分怀表搭载简单机制——因此可能影响计时精准性的变量因素较少——但大工坊亦制作搭载复杂功能的天文台认证怀表,并于1890年成功攻克挑战,创作出天文台认证Grande Complication超卓复杂功能怀表。

 

1992年,积家启用“1000小时测试”认证。它是制表界最严苛的检测流程之一,不仅只测试机芯,还测试组装好的成品腕表,其精准度要求比标准瑞士天文台认证更高。首款获“1000小时测试”认证的机芯是积家Master Control大师系列的支柱机芯——899型机芯。

 

积家不懈探寻改进计时精准度的方法,近年来的创新专注于关键部件的材质——包括硅材质和新型润滑剂,以减少摩擦,从而强化能量传输——全新齿轮和平衡摆轮结构及全新形状的擒纵轮和擒纵叉,一众研发成果有效改善等时性,从而提高计时精准性。

 

调校机制是机芯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由平衡摆轮和摆轮游丝(法语名称为“spiral”)组成。它是机械机芯中令人着迷的元素,仿佛拥有生命活力般构成机芯的心脏。规律有序的“心跳”——又被称为等时性——由摆轮游丝的扩张和收缩控制,是精准计时的关键要素。

 

积家是为数不多掌握相关专业技艺的制表品牌之一,能够自主制作和塑造不同形状的摆轮游丝。数十年来,大工坊工程师孜孜不倦地对这一关键部件进行深入研究。早期的研究专注于材质。1890年,大工坊率先研制出钯金摆轮游丝。近期的研究则主要关注摆轮游丝的形状和陀飞轮。

 

摆轮游丝的形状和连接部位(末端曲线)决定其扩张和收缩的方式。虽然惯例是使用扁平摆轮游丝,但积家工程师研究不同的配置,根据调校机制的特定结构,确定能让摆轮游丝以最接近同心圆的形式——也是最规则的方式——摆动的游丝形状。例如,他们发现扁平(宝玑)摆轮游丝应用于Gyrotourbillon 5第五代球型陀飞轮效果最佳,同时可保持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的小巧尺寸,而在Tourbillon Cylindrique圆柱游丝陀飞轮中,带有两条末端曲线的圆柱形摆轮游丝能够以传统摆轮游丝无法达到的同心度运转。大工坊专家还为不同机芯研发出球型和半球型摆轮游丝。如今,他们仍在潜心钻研,不懈求索。

 

他们认识到,地心引力也会对腕表机制的微调平衡摆轮产生影响,因此将调校机制作为整体研究,并以陀飞轮为突破口找到解决方案。陀飞轮装置自十八世纪末发明以来长期被忽视,它通过在框架内旋转的平衡摆轮抵消地心引力产生的不良影响。1946年,积家首款陀飞轮机芯——170型机芯赢得纳沙泰尔天文台精密计时大赛。1993年,大工坊推出首枚陀飞轮腕表。

 

由于陀飞轮最初为怀表而设计,无法在所有位置抵消地心引力的影响,积家制表师增添第二枚轴,以与第一枚轴垂直的方式转动,从而实现三维立体旋转。2004年,积家实现新的突破,推出首个多轴陀飞轮——标志性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随后于2012年推出Spherotourbillon立体双轴陀飞轮。2014年,362型超薄机芯问世,配备固定在外围式滚珠轴承系统上的飞行陀飞轮和积家专利S形摆轮游丝。积家基于原型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进一步研发,于2016年发布第四代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继而于2019年推出第五代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搭载于Master Hybris Machanica Calibre 184超卓传统大师系列184型机芯腕表中。

 

精准复杂功能

 

精准计时的基本要求是机芯发条盒必须以稳定的方式传输动力,以保持等时性(即机械装置的运行规律性)。

 

要求腕表机芯额外驱动一项复杂功能,可能会有损走时精准性,原因在于复杂功能本身需要动力才能运行。此外,在精准显示时间的同时,腕表还必须确保各项复杂功能尽可能精确地显示在表盘上,例如月相、星空图和已过秒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复杂功能可缓慢而相对恒稳地消耗动力,例如,复杂程度不等的日历功能。其他复杂功能——包括计时码表和三问报时——在短时间内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于计时码表的目的纯粹在于精确测量和显示极为短暂的特定时间段所经过的时间,因此在追求精准方面要面临更大挑战。

 

自大工坊创立之初,积家制表师不仅掌握计时码表技术,还将其与其他复杂功能搭配组合,成功设计出解决方案,可有效管理走时功能和复杂功能运作之间的能量传递,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等时性的影响。

 

为解决计时与复杂功能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积家工程师们开创Duometre双翼概念。积家于2007年推出获得专利的Duometre双翼系统配备双发条盒,每个发条盒皆配备独立的齿轮系,装载于同一机芯内并连接在同一调节机构上。一组齿轮系负责为时间显示提供动力,另一组则驱动所有附加功能。这一概念确保复杂功能的运行不会干扰走时功能,从而保证运作的高精准性,由此打开继续拓展精密复杂的制表艺境的大门。

 

积家制表师于2007年首次应用Duometre双翼概念时,发起艰巨的自我挑战,即研发一款精准度可媲美天文台表的计时腕表。DuometreàChronographe双翼系列计时腕表由此诞生,搭载积家380型全整合式导柱轮计时机芯。自此,Duometre双翼系统亦应用于其他复杂功能,包括月相、GMT双时区功能、经典陀飞轮以及球型陀飞轮(2012年推出)。

 

“精妙之艺”的传奇 创新与卓越——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奇

 

“精妙之艺”的传奇 创新与卓越——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奇

积家三轴陀飞轮

 

2024年,积家推出两款全新Duometre双翼机芯:为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双翼系列三轴陀飞轮万年历腕表提供动力的388型机芯,采用全新陀飞轮配置,陀飞轮围绕三个轴旋转,呈现“陀螺”般的视觉效果;Duometre双翼系列计时月相腕表所搭载的391型机芯,则将计时码表和月相显示相结合。

 

“精妙之艺”的传奇 创新与卓越——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奇

积家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双翼系列三轴陀飞轮万年历腕表

 

“精妙之艺”的传奇 创新与卓越——跨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传奇

积家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 双翼系列计时月相腕表铂金款

 

全新Duometre双翼机芯凝聚积家积淀近八十年的专业知识,代表大工坊在追求精妙之艺的道路上更进一步。由创始人开创的传奇,未完待续…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34787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