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千龙网2024-05-19  11

导读:“丝路·向欣生”文化精粹 数字赋能 现代时尚完美结合的服装展示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1994年,是西部地区一所独具特色的应用型高校,是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丝路·向欣生”文化精粹 数字赋能 现代时尚完美结合的服装展示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建于1994年,是西部地区一所独具特色的应用型高校,是国家发展战略、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学校坐落在十三朝古都、国家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西咸新区。这里是国家级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圈核心区域、西部科技创新港的中心、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纺织服装的重镇。独特的区位优势滋润着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这片绿树成荫、文化厚重、时尚美丽的校园,为学校建设发展和莘莘学子成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经济、科技、艺术和人文环境。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服装学院是我校专业特色最为鲜明的二级学院,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师资队伍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实验实训条件优良,教学成果丰硕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表演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表演专业、空中乘务专业),已逐渐形成了辐射纺织服装产业中游和下游的专业群,为服装行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优秀人才。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师团队中高级职称占比达41%。服装设计系长期以来秉持“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核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以竞赛成果检验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构建以产业导师为引领,实行“导师制”辅导模式,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人才培养模式遵循OBE教育理念,探索项目制教学方式。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本次毕业设计作品以“丝路·向欣生”为主题,灵感获取自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非遗文化、历史文脉等元素,再结合现代服饰语言符号,重新诠释古老艺术,围绕“数字赋能、时尚设计”的创作思路,分为源起长安、敦煌遗韵、无界交融、共生数位四个篇章,赋予现代服饰设计不同时代下的文化背景。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古丝路起点,它链接了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我校隶属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坐落在丝路源起,这座古老的城市给予我们珍贵的文化精粹。此篇章的毕业设计中,选取具有陕西地域代表性的皮影、兵马俑、剪纸等文化符号,运用数码印花、滴胶技法、激光切割、镂空工艺、戳戳乐技法等,辅以现代服饰的轮廓造型进行创新设计。敦煌,丝路的必经一站,它不仅是丝路上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里程碑,其中孕育着丰富的壁画内容和生动的传统故事。这个篇章中的毕业设计作品来源于敦煌壁画中丰富的图案题材。例如将藻井纹样、忍冬纹样、缠枝纹样等传统图案元素,结合当下服装机能风格、休闲风格、运动风格等风格服装款式,进行解构设计,在服装色彩中将无色系和有色系进行碰撞,呈现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的对比效果。在服装局部细节工艺设计中,利用抽绳、编结、抽褶等工艺手法,借助拼接绗缝工艺手法,设计出极具时尚感的现代服饰。除此之外,本次毕业设计还结合了新疆地区代表纹样、阿拉伯纹样等设计元素,通过数字化电脑辅助技术,将其应用在现代服饰面料设计上,而后结合怪诞新奇的服装廓形,呈现出现代感十足的时尚服饰。我们赓续丝路历史的文化脉络,在绵延千年的丝路遗迹上,发现不同文化情境下的设计语言,探索这些文明在时间流逝中,相互交织而形成的文化融合。基于历史的发展,踏寻文明的烙印,在继承优秀丝路文化的前提下,借助现代服饰设计将其结合时下流行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丝路·向欣生”亮相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本次毕业设计作品以服饰呈现全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数字创意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采用数字印染、手工编织、电脑渲染等面料再造手法,再结合现代设计语言,而后以现代服饰为载体重塑丝路上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文化。在未来数字引领时尚的时代背景下,服装行业即将迎来新前所未有之变局,透过本次设计充分展现历史与当代的相互交融,我们探索数字未来,产业创新升级之路,探究服装教育的未来该去向何处,依托变化莫测的服装产业,新形势下的服装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我们不断思索穿着与时尚,数字与时尚的共存。我们相信它们之间的关联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我们将肩负人民的使命,续写服装的未来。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13529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