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黎夕旧梦2023-02-19  65

导读:低欲望人群的4种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四不”:①不结婚。②不生子。③不买房。④不消费。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开销和高物价,还有高昂的住房成本和教育成本,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已经没有能力来改变现状了,只能“妥协”了,已经没有什么高要求了,只要是赚一…

低欲望人群的4种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四不”:
①不结婚。
②不生子。
③不买房。
④不消费。
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开销和高物价,还有高昂的住房成本和教育成本,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已经没有能力来改变现状了,只能“妥协”了,已经没有什么高要求了,只要是赚一点钱够吃饱饭就行了……!我认为是将人性社会参透了的一种自觉行为。这种自觉行为是非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相反,是一种积极的在意识正确认知情况下的利害权衡.。

低欲望,就是守本分,只要自己的那一份,无功不受禄。靠自己的劳动.靠自己的勤劳,靠自己的聪明,靠自己的智慧,而所得。不贪腐,不违规,不剥削,不负责,不投机取巧,不不劳而获。~~~

通俗的来讲,日本的低欲望社会就是:房子太贵了买不起,我就不买了;结婚彩礼太贵了,结不起我就不结了;生孩子养不起我就不生了。

“低欲望社会”这个名词和现在一些年轻人说得“躺平”其实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潜台词都是:既然我很努力也不能追求得到更好的生活,那就选择退而求其次吧,放过自己,只过自己活着就好。对活着之外的其他的诉求,都不再执着。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有,请一定及时归正,因为这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我们今天来看看日本社会下的“低欲望生活”。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日本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低欲望社会下年轻人缺乏干劲,对未来没有太多的期待和规划,是一种看似很消沉低迷的一种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年轻人对资本家最无声的反抗!

日本年轻人发现自己降低欲望之后,只要活着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月只需要上两天班,就可以维持自己最低的生活的活着的要求。

日本的年轻人在我们说躺平这个事情之前,已经开始宅在家里打游戏,不出去上班。

自己的人生没有必要苛责自己,就安安静静地做个废物,不必那么拼,这么沮丧的背后是因为无论自己怎么拼,也拼不过资产的增长。

再努力也拼不过房价的增长,拼了命也够不着那些想要的生活,长期以往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折磨,慢慢的人的意志也就被消磨殆尽了。

人的身体可以承受的痛苦远比想象中要强,但是人的精神承受的痛苦远比身体要弱得多。

当自己努力的意义被现实击垮后,人就开始不再抱有希望了。于是一旦开始选择“躺平”,后面就很难再选择重新站立起来。

人一旦自暴自弃就很难再回到努力的轨道上来。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低欲望”的上一辈是日本经济腾飞造就者

在日本低欲望社会到来前,日本的上一辈都是非常优秀的工作者,也就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那一代人,那一代人一天工作18个小时,甚至更长,这才成就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也正是那一代人,后面当上了日本企业的高管,就像写《活法》《干法》的稻盛和夫,说起他们那一代人拼搏的故事,简直觉得自己可以连续讲上一个月的故事。

人的努力动力来源于2个方面,一个是对贫穷的恐惧,一个是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那一辈人不做事就会饿死,而且只要自己加油干,是可以看到成效的,也着实改变了老一辈人的命运。

那一代人的努力成就了战争复苏后的日本,1968年,高速发展的日本发展一度超越了德国。同时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开始在世界上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那一代人创造了日本很多品牌的神话:索尼, 松下,佳能,尼康,爱普生,夏普,本田,丰田,铃木,三菱,马自达,这些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日本品牌,就是在那个经济腾飞的历史背景下,拼搏的日本人慢慢积累下来的。

看看日本的一些老品牌,是否会勾起你的记忆呢?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父辈如此努力,后辈经历了什么变得消沉?

80年代末日本的经济走向了一个巨大深渊。当时日本房价持续暴涨,人人手里都很有钱,甚至按照当时东京的地价,有人开玩笑,“一个东京便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在房地产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日本人像是看到了房地产的巨大商机,人人都跑去银行贷款,买来一套又一套的房子。

不曾想1992年,日本股市一跌再跌,最高时的38000,到最低时的7000,很多人从富翁直接到负翁,砸在手上的房产还有很多借贷……

就这样,很多90后的日本人,从出生开始就背负着巨额的债务……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日本年轻人进入“低欲望社会”

1992年,日本国内的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这20年间日本全国的GDP增长只有0.3倍,而中国在这20年间GDP增长了26倍。

但是这经济停滞的20年,很多日本年轻人发现即使自己非常的努力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像样的房子。

自己努力已经看不到结果,看不到未来,也改变不了萧条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努力的意义非常的小,改变不了自己的贫困的命运。

同时日本的职场工作压力大,消费高, 年轻人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选择在家宅起来,慢慢发展出“宅”文化,把自己寄托于网络世界中,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日本年轻人知道自己的父辈经历过日本经济的辉煌,但是最后也落到这样的下场,父辈们经历的悲惨的现实:父辈们再努力,最后也因房产泡沫,散尽了一生积累的财富,甚至到60多岁,70岁也不得不还是继续上班的命运。

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在精神上改造了日本年轻人,让他们觉得努力真的没有意义,还不如减低欲望,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出卖自己当“社畜”。

于是,日本年轻人选择了不结婚不买房,不买车,不做高风险创业,存点钱为未来生活提供一些保障。

众所周知,没有消费,就拉不动社会发展,人人都开始谨慎消费,社会就更加变得没有了活力,也没有了创造力。日本存款就算是拉通到0利率也没能打退日本年轻人存款,谨慎消费的习惯,也没能拉动消费。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日本“宅文化”促成了低欲望生活的兴起

日本的80后,90后,没有经历过贫穷,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也很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上班压力大。

加上上一辈的日本老人经常说年轻人这一代很废,老一辈过去的拼命工作把本来就觉得职场压力很大的年轻人更是觉得压力山大。于是下班回家后日本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

上班精神压力很大,人们就会很焦虑。人一旦焦虑就会放弃社交,喜欢宅在家里。加上这些年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开始转而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

所以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宅文化的发展,而宅文化的兴起也进一步让年轻人降低生活欲望,也就变得更加没有生活和工作的动力,开始慢慢形成了“低欲望社会”。

上一辈的老人看的年轻人没有一点活力,更加觉得这一代的年轻人不努力,但是其实选择“低欲望生活”的日本年轻人只是不再愿意成为资本家收割的韭菜。

低欲望生活会加剧了日本社会生育率的下降,也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的情况。

同时由于日本年轻一代的人没有工作动力,对整个国家来讲,在经济科技发展上会面临停滞。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作为80后90后,打破“低欲望生活”,的建议:

我们80后90后和日本当时面临的背景有相通的地方,当代的年轻人一样也在面对节节攀高的房价,越来越结不起的婚,以及养不起的孩子。

我们80后和90后正在慢慢地经历着日本之前经历过的“低欲望的生活”。但是放任自流,我们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希望80后90后们记住如下3个建议:

第一、多尝试人生的可能性,人生不应该设限。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荆棘和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选择躺平只是选择了不作为。我们要为自己负责。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第二、压力再大也不应该成为我们不努力的借口。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而不是在一条不适合的路上一路走到黑。因为不努力的后果,男人只有干不完的体力活;女人只有穿不完的地摊货。

我们不要高估了自己,对这样低质量生活的忍受力,到了自己老年回望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白活了一场。

第三、人的一生最可怕的是无所事事,而最可恨的是无所追求,最可悲的是无所作为。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勤劳上进的民族,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最鲜活的那部分血液,我们继承了这个优秀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是一个很能吃苦的民族,虽然我们多年的经济条件都在慢慢改善,但是不努力真的什么都没有,这不是鸡汤,这是现实。

记住:幸福生活是努力奋斗得来的,不努力不奋斗只会输得更惨,一无所有。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后记:

虽然我们80后90后的生活有很多日本年轻人生活的影子,日本经济发展的轨迹我们也正在经历,只是日本已经提前作为排头兵,先去测试了经济发展道路上哪里会有坑。

当我们再走类似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时,可以自己避坑,比如现在的房价一直没有持续暴涨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借贷的管控有效地控制着房产市场。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所以相对来说,我们拥有比日本年轻人更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现在看看那些独居的日本人,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其实很可悲。

如果我们80后90后不改变思想,我们将步入他们的后尘,难道大家愿意吗?我是不会愿意的。我们不要低估了自己对低质量生活的接受程度。

一辈子的碌碌无为不会让我们感觉更快乐,努力去争取,去追求,去挑战自己,我们回望自己的一生时,才不会觉得有那么多遗憾!

低欲望人群的表现特点 年轻人低欲望的生活现状

展开全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fashion800.com/read-72098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zsl@163.com),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为您推荐


推荐图文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